读《直面内心的恐惧》

“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难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随着我们,从诞生直至死亡。”这是德国心理学家及心理分析专家弗里兹·李曼(1902 - 1979)的《直面内心的恐惧》(杨梦茹译)一书的第一句话。这是一本探讨我们内心恐惧原型的著作。

直面内心的恐惧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恐惧的经历。有人因寂寞而恐惧,有人害怕置身人群之中,有的人过桥或走过广场时会惊慌不已,另有人看到甲虫、蜘蛛或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就心惊肉跳。换算起来,每一样东西都有人害怕,每人都有害怕的事物,但这些形形色色的恐惧可以整理分类,最终归结到若干“恐惧的原型”。繁多的害怕情绪,都属于这些原型的极端的变体、扭曲,或者转移。危难当头,恐惧往往是一个信号或警告,激励我们打败它。接收恐惧的讯息,克服它,可以让我们成长成熟;避开它,不正面响应,会让我们停滞不前,——无法战胜恐惧的人如同长不大的小孩。

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研究以及行医的经验,以地球的行星运转原理——自转、公转、向心力和离心力为模式,将所有的恐惧归纳为四种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害怕做自己、害怕改变以及害怕既定规律(oldj: 空间的局部和整体,时间的静止和流逝)。书中也分类出了四种与之对应的人格:分裂、忧郁、强迫以及歇斯底里。作者认为,所有其他的恐惧都是由这四种原型衍生出来,这四种恐惧的原型同时也对应着四种和人类存在息息相关、互补也互为矛盾的动力:保持自我与孤绝疏离,把自己交出去以及归属感;追求永恒与安全,以及追求多变与风险。恐惧与我们如影随形,正是因为我们身处无解的对立情境中。

每一个人的恐惧与人格一样,都独一无二,影响它们的一部分是遗传,另一部分则是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其中童年的比重不可忽视。因此,我们害怕的,别人或许难以感同身受;他人视为理所当然者,在我们却可能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如果是因教养者忽视和缺乏良好的示范,致使人格受影响、被压抑,都可以籍由后来的努力来补缀,战胜恐惧,求得心灵的和谐,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完整或成熟,磨亮我们的生命。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对这四种恐惧原型以及对应人格的描述。“如果我们能多了解别人一点,就会比较宽容,骄傲与自大不复存在。”

一、分裂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

在分裂人格者看来,生活的上上之策就是戴着一顶童话中的魔帽,终其一生隐形于帽子下面。他们费尽心思独立生活,尽可能自给自足,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尤其重要的是,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他们若即若离、矜持、遥不可及,甚至冷漠、好猜疑,很难和他们交往,事实上,他们的内心没有安全感、孤立无援,因此心生猜忌,把别人的亲近当作威胁,觉得害怕,甚至可能使用攻击作为响应。

那位总是在惴惴不安地揣测同事或上司眼神是否包含特殊含义的员工,那位在结婚公证处转身逃走的男士,那位接受了朋友介绍的工作却不去报道的音乐家,——他们可能都害怕把自己交出去。

二、忧郁人格:害怕做自己

忧郁人格者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藏在生命深渊的沙子里,虔诚地相信对方是一个大好人。他们竭尽所能消除与他人的距离,尽可能地要靠近别人、依赖别人,留在他人身旁。他们被动、谦卑、依赖、有同情心,无私忘我,不敢有所希求,不敢说“不”,害怕被孤立、分离、抛弃、不被保护和寂寞,因此,他们心甘情愿围着他人转,不敢做自己。

渴望爱、渴望被爱,是忧郁人格最重要的人生课题,他们可以从中发展出最美好,也是最危险的性情。他们可以像爱自己一样爱对方,但害怕被抛弃的恐惧可能会把他们在这条路上推进为“我爱你,这与你无关”,或者“假如你不爱我了,那我也不活了”。他们的爱被过度的关心与照顾包装着,藏在背后的却是从害怕被抛弃衍生出来的权力欲。

三、强迫人格:害怕改变

强迫人格者追求向心力,从小就渴望永恒和安全感。他们依赖熟悉习惯的东西,希望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应该像铁铸的,变成永远有效的原则和无可争议的规矩,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害怕风险、改变和消逝,他们对安全感的需求排山倒海般强烈,他们犹豫不决,害怕做出决定,用理智和冷静保护自己,同时自我压抑和克制,甚至对自己的身体充满敌意。

作者指出,每一种习惯、教条以及狂热主义,背后都潜藏着害怕变革、害怕消逝,最后怕的是死亡。如果所有的事情都得依照原则进行,再灵活的规范也会变得死板,甚至变得无可救药的僵化,譬如由节俭变成了吝啬,从择善固执变成了不可理喻、专制残暴。还有人在排队,而他动一下手指头就能办好那人的事,却仍然分秒不差关上窗口的公务员;在无关紧要的标点符号上操刀,对无可厚非的小错斤斤计较的老师;一定要学生一字不差说出他心中既定答案才让对方得分的考官;拘泥于法律条文,犯罪就是犯罪,忽视犯罪动机的法官……,这些人都用表面看来合理的方式伪装自己的行为是有原则,表面看起来正确无误,但个中还蕴涵着某些其它的东西(合法发泄自己的愤怒),这正是强迫人格者的可怕之处。

四、歇斯底里人格:害怕既定规律

歇斯底里人格者追求离心力,他们才不把那股聚拢且集中的万有引力放在眼里,只是翘首以待新鲜感,不断地追求新鲜、惊险和刺激,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和内心的呼喊。他们讨厌传统、束缚和既定的规律,害怕自由受到束缚,责任、义务和前后一致是他们最大的恐惧。

他们的欲望犹若骤然拉满的弓,心有所盼便鬼迷心窍,不立刻获得满足绝不罢休,不审视自己的行为,不计后果,争取时间,盼望奇迹,娄子越捅越大,挖东墙补西墙,按照自己的意思捏造、篡改故事,自然而然忘却不愉快的事,尤其是自己的罪恶感;最后,欲望战胜一切,等待免谈。尼采的形容很适合这样的人:“记忆告诉我这件事是我做的,但我的自尊心却说不是我干的,它不容反驳。最后,记忆妥协了。”他们擅长否认过错,生性阴晴不定,是天生的演员和冒险家。

结语

这是一本为每一个人写的书,它所探讨的四大恐惧原型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我们活着的每一天,这些恐惧都陪伴着我们,我们是否成长成熟与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若试着逃避,把不时的一阵寒颤不当一回事淡化处理,乍看之下似乎无忧无虑,其实不然,压缩变形后的不安感只会更折磨我们。因此,我们应当把突如其来的恐惧当作一种警讯,暗示着我们“哪根筋不对了”。它或许是一个我们不愿亲历的处境,或是一样我们不曾正面迎战的东西,但它必定十分重要,而我们用害怕作为封条,将它密封在心灵的角落。我们的人生能否跨一大步继续向前,端看我们愿不愿意坦然面对心中的恐惧。

每一个人的“完整性”都受到限制,我们既不完美也不完整。但是,我们狭隘的本质因向往完整而受到不少启发。今日有越来越多的夫妻或情侣稍感失望就拆伙,其实应该好好利用失望的时机多了解对方,自己也继续成长成熟。

如果有一个人厘清了自己为什么害怕交出自己,因而对生命与周遭的人敞开心灵,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主宰自己的生活,不再因缺乏安全感而害怕;接着,他接受了生命事物终将消逝的事实,活得有声有色有意义;接受世界上以及生活中的规范与法律,知道即定事实毋需回避,但不因此而惧怕自由被剥夺——假如真有这样一个人,我们当然要颁奖表扬他的成熟与完美。但如果这些目标我们都只能稍微靠近一点儿的话,正表示完美的人性与成熟是我们想象中的目标,它并非人类捏造出来的理想,而是我们把人安放到宇宙井然有序的系统中的追求。

最后,让我来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吗?”

分类:阅读标签:我读

相关文章:

评论:

iColin

"他们费尽心思独立生活,尽可能自给自足,不依赖任何人,不需要任何人..."这个与人格分裂有虾米关系呢?·

oldj

这本书中讲的“分裂”,其实更多的是指个人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分裂,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分裂的概念有一些区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