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阅读马拉松活动

前段时间,偶然得知有一个叫阅读马拉松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活动内容是在给定的时间(比如 6 小时)内读完一本书,然后答题。评判标准和答题准确率以及阅读时间有关,答题准确率越高、阅读用时越少,得分也就越高。

我们几位老伙计正在寻找聚会的由头,同时也都挺爱读书,见到这个活动后一拍即合,一起报名组队参加,于是便有了这次阅读马拉松之旅。

赛场

比赛时间是 2022 年 11 月 19 日的周六,上午 10 点开始,下午 16 点结束。

我们的赛点位于杭州拱墅区的运河书房,位于京杭大运河旁边。有意思的是这个书房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上的标识是“运河烟囱书房”,查到这个名字时我一度很疑惑,不明白这个书房和烟囱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名字中要加个烟囱,直今天早上到达位置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个书房就在一根巨大的烟囱下面,更确切地说是就在烟囱之中。

这一带是以前杭州热电厂的旧址,说起来,在杭州也生活了十多年了,路过附近时多次见过这根大烟囱,却还是第一次靠近它。

关于这个书房的更多图片,可以查看这条微博

活动过程

签到之后,进入书房的一楼赛场,这个赛点一共有四支队伍参加,每队五人。队伍的座位如图:

后来才发现,除了我们这组全是汉子外,另外三组居然只有一个汉子,也就是说二十位参赛者中有十四位妹子。不知其他赛点的情况如何,仅从我们这个赛点来看的话,男同胞们在阅读这件事上的热情明显落后于女同胞了。

10 点,主办方给我们发了书,再讲解了一下规则和注意事项,比赛就正式开始了。

比赛用书是《科学的起源:中世纪如何奠基现代科学》,一本关于科学史的著作。这本书要 12 月才正式出版,我们拿到的是专门印刷的比赛用书版本。由于还没正式出版,所以也基本杜绝了有人提前读过的情况,至少对非相关编辑或出版人员来说,这是一本从未读过的新书。当然,如果某位参赛者恰好对书中涉及的那些历史知识特别了解,答题时自然也会有优势。

随后就是紧张的阅读。

比赛分为两个阶段,先是略读,需要在 10 点至 11 点之间答题,然后是通读,在 13 点至 16 点之间答题,如果没能按时答题则该阶段没有分数。所有题目都是选择题,只有“是”、“否”、“未提及”三个选项。比赛用书有 30 来万字,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读完并尽量答对问题,还是挺有挑战的。

我不是很会略读,经常一不留意就开始细读了,然后突然惊觉时间过得飞快,于是赶紧调整状态。直到大概 10:50 时,我终于把这本书翻了一遍,然后用手机扫码答题。略读阶段的测试共有 5 道题,限时 5 分钟,主要考察对本书的立意的了解情况。

答完略读题目之后,便开始通读,需要在接下来的 5 个小时内通读全书,并回答问题。

赛点为我们准备了免费的轻食,约 12 点时,我们小组决定去二楼用餐,同时稍作休息。

这就是我们的午餐,一块三明治和一杯奶茶,比较简单,不过足够补充能量,而且胜在省时,吃完之后,我们便下楼继续投入阅读。

15 点之后,我们终于读得差不多了,陆续开始答题、写读后感。

通读的题一共有 45 题,限时 15 分钟,也就是说平均 20 秒要完成一题,包括读题和答题。部分题目问得比较细,如果读得不够仔细很可能答不上来。之前刚知道答题规则时,我们还想着答题时可以翻书,不相当于开卷考试么,似乎挺容易?但看到这个题量以及时限之后,我们才知道如果脑子里完全没印象全靠现场翻书,那是绝对来不及的。

答完题,写完并上交读后感,领奖牌,合影,活动便完成了。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中年老男人们各有各的事,于是就此别过,各自回家。

小结

我们几人原本只是想找个由头聚一聚,后来交流一番之后决定既然报了名就认真地参与一下,6 小时的高强度阅读过程挺累,但也挺有意思。

活动是免费的,主办方很用心,书也选得挺好,还贴心地准备了简餐。要说有什么不足,大概就是我们这个赛点的坐椅有点硬,桌子高度有点低,坐得时间长了有点累吧。

好了,接下来要继续多读书,读好书。:-)

分类:文章标签:随笔

相关文章:

评论:

Ashes

学霸的聚会,开场看一眼妹子,接着一整天都是k书刷题,愣没说过一句话。

zdj

所以得了第几名?😁

oldj

得了赛点的二等奖,整个长三角范围没排上名次。😂

发表评论: